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散文丨二月二“龙抬头”

2023-02-23 02:43:52 135

摘要:二月二“龙抬头”文/李现森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和节,俗称“春龙节”,也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在我老家嵩县的老人们眼里,二月二这天比清明、端午和重阳等节日的地位更高。因为在这一天有一件顶重要的事情——祭祖。一般情况下,村里在外的人员大都会...

二月二“龙抬头”

文/李现森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和节,俗称“春龙节”,也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

在我老家嵩县的老人们眼里,二月二这天比清明、端午和重阳等节日的地位更高。因为在这一天有一件顶重要的事情——祭祖。一般情况下,村里在外的人员大都会在这天赶回家,参加家族的祭祖活动,可谓风雨无阻。

祭祖,在我们当地叫“上坟”,又称“挂白”。一大家男女老少聚齐后,㧟着篮拿着锹,浩浩荡荡来到自家的祖坟前,往坟上添土,挂白纸,拔掉坟头的野草。然后放上供品,点着香烛,跪拜叩头,燃放鞭炮。因而,每年二月二过后,田野里就会看到一座座坟墓上挂着白纸,坟头修葺一新,在绿油油的麦田里格外显眼。

打我记事儿起,每年二月二的前一天,家里就会蒸上一锅白面油卷馍,再炸上几碗焦叶、红薯面疙瘩或带花角的油炸果子。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起了床,虔诚地用清水洗脸净面,剪上几叠白纸条后,把供品分装在碗里。末了,再拿出几个过年时留下的炮仗和一挂小鞭放在竹篮里,等着我们放学后一起上坟。那时,村里的小学在那天总要提前两节课放学。

我们一回到家,父亲便招呼着我们㧟篮子,扛起铁锹出发。我家的坟地在村子的后坡上,过去是家里的自留地,后来土地调整时,又分给了其他人家。不是自家的地了,坟冢也逐渐被蚕食了许多。唯有坟地的那三棵翠柏,如同三炷香般茂盛挺拔。

到了坟地,父亲和叔叔们先在坟头上添加新土,再挂上白纸条,坟头上再压几张方纸。在坟前摆放供品的事,多是大人们干的。他们总是神色凝重虔诚地跪在地上,认真地摆放带去的各种供品和金元宝以及冥币。

鞠躬、燃香,烧纸……在一句“不孝子孙给你们送钱来了”的声中,我们依序跪下,在地上重重地磕上三个头,再起身燃放鞭炮,算是礼成。

过去回家上坟,对我来说,只是一种惯例性的习俗活动。自从母亲离世后,每次回去,却变成了一种剜心般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思念。跪在坟前,尽管不知道躺在泥土中的母亲现在过得怎么样,但仍能明显地感到这是一种“回家”的感觉,心里很踏实。

在传统的习俗中,上坟和“过年”“中秋”都有团圆的意思。在我国南方,至今还有二月二“接闺女”的习俗,就是把已经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乡间也有类似“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的民谣,表达父母对出嫁女儿的关爱和思念之情。

我们老家有没有这种习俗,我不清楚。但在这天,嫁出去的闺女不能到娘家的坟地上去,我印象深刻。记得有年二月二,我跟着母亲回了趟舅舅家。上坟时,舅母提议让母亲也到坟头给已故的姥爷、姥姥磕个头,但舅舅坚持不同意。说什么“闺女上娘家坟,娘家没后人”。我想,这一禁忌的形成,或许是受迷信思想的影响,也或有道义的制约。

在很多地方,祭祖是在清明节。也有在农历三月三的,比如新郑的黄帝祭祖大典。甚至在农历的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或者正月初三,也有到坟上烧纸的。至于二月二这天的祭祖,书中却少有记载和叙述。

农谚中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说法。意思是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二月二,就会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从此,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我想,老家人之所以选择“龙抬头”这天去祭祖,大概也是寄托了一种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吧!

农历二月二,除了上坟,还有就是吃“炒豆”,这也是图吉利的传统风俗。炒豆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把泡胀了的豆子拌上黄面,在油锅里炒熟了吃。另一种是直接在铁锅里炒黄豆或玉米粒。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母亲总是头天晚上炒些黄豆或玉米之类的。上学走时,抓一把装在口袋里。一边走一边吃,嚼得嘎嘣有声,满嘴放香。

那时候家里穷,家里炒的黄豆不多,吃起来也十分爱惜,所以常常要吃好几天。虽然塞不了个牙缝,但却是十分解馋。最有意思的是,不知过了几个月啦,偶尔从棉衣的开缝里摸出几个落下的炒豆子,心里准会乐开了花,嚼起来更是美味异常。这个习俗至今我都没有改变。每年这一天,我也都会在家炒上一盘子黄豆,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除了上坟、吃炒豆,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剃头,俗称“剃龙头”。过去,民间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整整一个正月不理发让大家很难受,于是都在正月过完后的二月初理发。而且,如果不理发,头太重了抬不起来,与龙抬头的传说就难吻合。所以,“二月二”要解禁,以图轻快。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而大人们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民谚里因此也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说法。这一习俗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朋友峰是开理发店的,他说,二月二这天,每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他的店面大,大人小孩,老人妇女,一个接一个,几个人连轴转,连吃口饭的工夫都没有。

村里曾有个叫“铁娃”的理发匠,不知道他现在还干不干这行当了。过去每年的这天,他都会将剃头挑子撂在村头,给村里人刮脸剃头。那时候,人们吃穿还都挺困难,对发型也没太多讲究,多是刮光头,三两分钟一个。据说,剃一天头,够他家里一个月的口粮。那些年我和弟弟也常常当“光头强”。

……

如今,农家人的生活条件都好了,传统的习俗,在家乡人的眼里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永不更改的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二月二,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传说和故事,更多的是对故乡和童年的眷恋,这是一笔永远的精神财富。

二月二龙抬头,多么吉祥的谚语!愿我们所有的人秉承龙的精神,昂首前行!

【作者简介】李现森(男),河南嵩县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曾在部队服役26年,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6次,发表新闻作品100余万字,现为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宣传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洛阳市作家协会理事。从火热军营投身地方经济大潮,笔耕不止,出版新闻作品集《雪落有声》《人大服务人民的洛阳实践》、长篇报告文学《前进,向前进》、散文集《我的乡村,我的根》等,其中有14篇新闻作品获河南人大新闻奖,第28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获得者。

壹点号真言贞语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