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3 03:30:30 | 浏览:517
《山水淘趣》
(云顶竹海)
文:周政
(电视散文)
我脚下的这片山,是凝固的海,波澜起伏着绿色的童话,这里就是云顶竹海!
云顶竹海在海阳招虎山山区内,这里群山环抱、泉水叮咚,百鸟婉唱,是江北最大的竹林。
“竹生南国”,这是大自然不可违背的生命嬗变的秩序。可在北中国海的大山里,竟然蓬蓬生长着万千竿竹,伴随着万木峥嵘,这可为稀有。
有人说,这是造物主的恩赐;有人说,这是人文意识的景观。我却说,云顶竹海是天地孕育,人文哺养的竹海,因为竹中有仙境,竹中有文化,竹中有故事。
文化不分南北,这竹就不分南北了。汉文化的形成与竹就结下不了情,在造纸术还没产生时代,古人就把文字刀刻在竹简上为书。就算纸的产生,文化也没离开竹,竹为原料造出的纸多是贡为皇帝之用,书写用的毛笔也是竹竿为柄。竹就成了文人喜爱之物。
“文人爱竹”,这是文人与竹的性格同类,都有刚正不阿的胆气。
竹虚其心有其节;竹或影单或簇拥皆可长青;竹可雅用可俗用。
翻开《魏氏春秋》可见“竹林七贤”于竹篁间举杯畅叙的身影;翻开《新唐书,李白传》,可见“竹溪六逸”在竹下“溪酒作文”的狂逸之神。他们都是一群不贪权,不求利,寄情竹林,吟诗赋词、抚琴作画,与周公梦语,与竹声合唱的文人。
“文人爱竹”,是文人的天性。
在云顶竹海里就可见“苏公竹”,寻找到苏东坡的足迹。传说,当年苏东坡任登州太守时到过云顶,见蓬生的竹海,犹身于故乡,甚恋之,便结草庐于竹海中。因此这里便留下了“任上一月,竹海千年”之说。这里还可见“板桥竹”,找到郑板桥当年亲手种下的竹。郑板桥在潍县任县令时,听说海阳有竹,见惯南竹的郑板桥,就不惧千里之苦到云顶画竹。留下了“千枝万竿挡不住,随手择来都是竹”的“野狐裨”画竹之风逸。
我迷醉于云顶竹海,深解屈原的“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的心境;仰慕王维“独坐竹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超逸;敬佩苏东坡“真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胆魄。
我悟到,“文人爱竹”,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竹文化的和谐贯通。可以这么说,竹文化灿烂了中国文化。
回望云顶竹海,那千竿万竿竹,沙沙作响的竹叶,不就是竹的吟唱,先贤的诉说么?
我望竹,竹望我,我读竹,竹读我,竹海里寻幽,使我心灵净化、超脱,把五脏六腑洗的干干净净,人和竹同洁。
我想,这就是文人爱竹的原因吧?
竹与文人同吟风流时,也把美景、美韵、美句、美器带到人间。
云顶竹海里的竹楼,就为天下一绝。
登高俯视,茫茫竹海,绿波荡漾,推涌着金色的竹楼,顿悟而问:这不就是“海市蜃楼”么?这不就是天上的宫阙么?
我怀着寻幽探古的心情,沿竹间的小路走去,一路披着影影日光,走进了“宠竹亭”“七贤居”“东坡林”“板桥竹舍”“乘鸾台”“观音阁”,一座座竹楼沧桑了历史,丰盈着民俗,灿烂着艺术。
竹楼,竹的柱,竹的墙,竹般通直的亲情,竹楼是云顶最具经典的文化,是游人难舍的情绪。
站在观音阁上,我感悟,难怪佛教把绿竹世界作为佛的“三千世界”,这里真的有参不透的禅机。
抬头见,一片佛云浮绿海,那里是云顶禅院。
云顶禅院,是亚州唯一座佛教文学研究的殿堂,像竹海一样悠悠千年。
真可谓,白云相伴观竹海,佛教文学竹世界。
哦,云顶竹海,你明亮了东方太阳!
壹点号 周政文学专栏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实习生 代方莹千百年的散文创作,或记事,或写景,或言志,真实记录时代的沧桑变幻与人类审美情感的演进。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白话“散文”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散文的传统,借鉴西方文学中“随笔”的创作特色,成为与小说、诗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比起小说、诗歌、戏剧等体裁,散文的写作群体应该是最庞大的。发的微博,写的朋友圈,以及在实体书店最显眼位置摆放的励志或者心灵鸡汤书,都算是广义上的散文。但在语言上进行修辞练句,在见识上进行拓展,在思想上凝练深刻把握的散文,是
最美好的词♫. ♪~♬..♩“ 失而复得和虚惊一场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两个词了 。” 时间的期待♫. ♪~♬..♩时间是个无赖,总喜欢毁掉期待。 老友记♫. ♪~♬..♩“愿多年以后,你我仍是旧友,共饮老酒一醉方休,唱一句青春不朽!”
爬山唐政 那山不是很高,但我们是在深夜2点爬上去的,漫天的星星正逐渐隐去,偶尔一颗所闪现的光华,刚好照见这浮世的苍茫。 我们躺在冰冷的草地上,四周的任何声息都像耳语,私密而真实。天黑得可怕,陌生的天空和大地汹涌着无边无际的寒流,像要把我们裹
登山一次,带一个刚出校门,即将参加工作的同事去一个地方开展工作,那地方很偏僻,由于在夏天,雨水多下了大雨,把原本能过卡车的路冲毁了,只能走一条毛毛小路了。小路,是从一个沟儿里进去,翻很大一座山3梁,然后下去,出了沟,顺河走一段,就到了。进了
文/南宫晨晓 你眼中的星辰大海,是我曾仰望的风景 Riviera ,海岸静静矗立守望的世界遗产「五渔村」五彩斑斓的小屋如积木般堆砌在临海的悬崖峭壁之上仿佛童话般的梦幻场景一边是波光粼粼蔚蓝的地中海一边是长满仙人掌的悬崖峭壁路尽头是余晖里等待
跟着爸爸去富士山金明春作者邮箱来稿,受权发布一航半躺在沙发里,津津有味地观看者一部日本动画片,里面的富士山镜头让他看入了迷。“哇塞!这是什么地方啊?好美的地方!”爸爸推门进来。说:“在门外就听见你喊叫,一航,怎么了?”“爸爸!你看!这是什么
初冬·清晨·龙山扫描作者:韩吉忠清晨,在龙山公园南门做完疏通经络操,就向北拾级而上。以前有两位同学,一块做操、一同散步,现在不了,一个在泰安、一个猫在家中。冬季是心脑血管病易发期,不好强行约请,就只好暂时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吧,期盼着明年开春
维多利亚港 王立授权发布 一八六○年十月清政府与英国签署《北京条约》后,英军在一八六一年一月占领了九龙半岛。当年四月,英军当局以当时在位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把香港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命名为维多利亚港。这个名称具有西方殖民主义的
在这个崇尚科学的时代,人们似乎习惯相信人自身的力量,高呼:我命在我不在天。可是,普罗大众很难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天灾人祸是生命个体无法预料的和难以承受的,人们一旦遇到就想半信半疑地占卜和算命,试图借助神秘力量趋吉避凶。因为算命的结果有时灵有
文/宋会强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年,我在离家300多里地的临沂一家国营(国有)煤矿工作。暑假里,当小学教师的妻子和儿子来矿上住了几天,我们一起返回老家。在临沂城区东部一家国营汽车站等车时,发现车站候车大厅门口旁边有一处挂着“电脑算命”的牌
╝【迷信与抽签】╚散 文 随 笔⊙ 平溪慧子◆迷信 多年前,我的表哥——我二舅的小儿子开着手扶拖拉机,带着我嫂子和他们的小儿子去娘家回来,在竹市高速路出入口一个长长的下坡路上,被一辆破烂的小四轮从后面猛撞上来,出车祸了…… 那么宽敞的大马
“还嘻嘻”老公说,朦胧中被一向贪睡老公推醒”都笑醒三次了”老公又很很地说“还是不累,周一带孙子爬山去。 哟一晚笑醒三次,连我自己都吃惊了。打开灯,看表,刚过五更,完全没有了睡意。 努力慢慢回忆美梦,好象是梦到了一个大大的花园,里面开满了鲜
文:古渡图:来源网络草长莺飞时节的夜里,风就在窗外的梧桐树上浅吟低唱,声音轻柔而温馨。这样的夜晚,我时常梦见好多好多小兔。它们如精灵一般缠绕我的左右,用红宝石一样的眼睛看我,那目光中有依恋,有信任,也有抱怨。如此已有几十年了,而我真正能静下
来源:中山日报栏目:文棚 黑茶 (散文诗)穿越季节的隧道,一抹翠绿走出浓稠的夜色。叶子的倩影倒映在安化叠嶂的山峦,茶女的双眸眺望于堆积沧桑的峰巅。被露水浸润。然后,归隐。茶花,幻作漫野的粉红。山崖溪畔,风摇葳蕤。叶子告别枝柯,翠色吟唱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