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3 04:15:34 | 浏览:78
活着,本该有趣:老舍散文精选集
想北平
>> 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 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
活着,本该有趣:老舍散文精选集
>> 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 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 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
>>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济南的秋天
>> 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 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
>> 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
济南的冬天
>>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 要知后事如何,我自己也不知道。
趵突泉的欣赏
>>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 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地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
>> ,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这块地方已经成了个市场。
>> 他们没有例外的全张着嘴,葱味四射。没有例外的全买一件东西还三次价,走开又回来摸索四五次。小脚妇女更了不得,你往左躲,她往左扭;你往右躲,她往右扭,反正不许你痛快地过去。
>>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
大明湖之春
>>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地刮了走。
>> 事实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 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所以,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 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
>> 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叨那里的龙井茶,藕粉与莼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
>> 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
>> 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
>> 湖光山色,连成一幅秋图,明朗,素净,柳梢上似乎吹着点不大能觉出来的微风。
春风
>> 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
>> 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
>> 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
>> 两地的春可都被风给吹毁了。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
青岛与我
>> 跳倒可以敷衍着跳一气,不过人家不踩咱的脚趾,而咱只踩人家的,虽说有独到之处,到底怪难为情。
>> 上青岛来结婚,妙。爱玩的人来青岛,行。对于我,它是片美丽的沙漠。
>> 北中国的景物是由大漠的风与黄河的水得到色彩与情调:荒、燥、寒、旷、灰黄,在这以尘沙为雾,以风暴为潮的北国里,青岛是颗绿珠,好似偶然地放在那黄色地图的边儿上。
>> :有北方的晴爽,而不显着干燥,因为北方的天气在这里被海给软化了;同时,海上的湿气又被凉风吹散,结果是天与海一样的蓝,湿与燥都不走极端;虽然大雁还是按时候向南飞,可是此地到菊花时节依然是很暖和的。
>> 到栈桥去望那美若白莲的远岛;风天,我们可以在夜里听着寒浪的击荡。
>> 一个大学或者正像一个人,它的特色总多少与它所在的地方有些关系。
>> 春山上的野花,秋海上的晴霞,是我们的,避暑的人们大概连想也没想到过。
>> 我们眼前的青山碧海时时对我们说:国破山河在!于此,青岛与山大就有了很大的意义。
可爱的成都
>> 而成都有许多与北平相似之处,
>> 我不喜上海,因为我抓不住它的性格,说不清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不能与我所不明白的人交朋友,也不能描写我所不明白的地方。对成都,真的,我知道的事情太少了;但是,我相信会借它的光儿写出一点东西来。我似乎已看到了它的灵魂,因为它与北平相似。
>> 有朋友的地方就是好地方。
>> 今天又能在成都会见共患难的老友,是何等的快乐呢!衣物,器具,书籍,丢失了,有什么关系!我们还有命,还能各守岗位地去忍苦抗敌,这就值得共进一杯酒了!
>> 一个人的生命,我以为,是一半儿活在朋友中的。
>> 美的心灵使他们的手巧。我们不应随便丢失了这颗心。
>> 我们在大的工业上必须采取西洋方法,在小工业上则须保存我们的手。谁知道这二者有无调谐的可能呢?不过,我想,人类文化的明日,恐怕不是家家造大炮,户户有坦克车,而是要以真理代替武力,以善美代替横暴。果然如此,我们便应想一想是否该把我们的心灵也机械化了吧?
>> 我们不应拒绝新的音乐,可也不应把旧的扫灭。恐怕新旧相通,才能产出新的而又是民族的东西来吧。
滇行短记
>> 老朋友在久别之后相遇,谈些小时候的事情,都快活得要落泪。
>> 当他们用功的时候,我就老鼠似的藏在一个小角落里读书或打盹;等他们离开书本的时候,我也就跟着“活跃”起来。
>> 巷名的雅美,令人欲忘其陋。
>> 最有特色的是猪耳菌,成片地开着花。此花叶厚,略似猪耳,在北平,我们管它叫作凤眼兰,状其花也;花瓣上有黑点,像眼珠。叶翠绿,厚而有光;花则粉中带蓝,无论在日光下,还是月光下,都明洁秀美。
>> 昆明终年如春,即使不精心培植,还是到处有花。北平多树,但日久不雨,则叶色如灰,令人不快。
>> 研究并不是崇古鄙今,而是供给新文艺以有益的参考,使新文艺更坚实起来。
>> 一个人的脑子,无论怎样的缜密,也不能叫作品完全没有漏隙,而旁观者清,不定指出多少窟窿来。
>> 各处缠足的女子怎样在修路,抬土,做着抗建的工作。
>> 顺着墙,丛丛绿竹。竹前,老梅两株,瘦硬的枝子伸到窗前。巨杏一株,阴遮半院。绿荫下,一案数椅,彭先生弹琴,查先生吹箫;然后,查先生独奏大琴。
>> 与他同院住的是陈梦家先生夫妇,梦家现在正研究甲骨文。他的夫人,会几种外国语言,也长于音乐,正和查先生学习古琴。
>> 天上白云,远处青山,眼前是一湖秋水,使人连诗也懒得作了。作诗要去思索,可是美景把人心融化在山水风花里,像感觉到一点什么,又好像茫然无所知,恐怕坐湖边的时候就有这种欣悦吧?
>> 好坏是另一问题,能动笔总是件可喜的事。
>> 车,车,车,来的,去的,走着的,停着的,大的,小的,到处都是车!
>> 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为大理四景。
>> 地上落雨,山上就落雪,四季皆然。
>> 云南的天气是一岁中的变化少,一日中的变化多。
>> 苍山的积雪化为清溪,水浅绿,随处在石块左右,翻起白花,水的声色,有点像瑞士的。
>> 此地,妇女们似乎比男人更能干。在田里下力的是妇女,在场上卖东西的是妇女,在路上担负粮柴的也是妇女。妇女,据说,可以养着丈夫,而丈夫可以在家中安闲地享福。
>> 一件是看看滇戏,一件是上呈贡。
“住”的梦
>> 在乐园里的人或者不会梦想另辟乐园吧。
>> 不管我的梦想能否成为事实,说出来总是好玩的。
>> 到处都是绿,而且都是像嫩柳那么淡,竹叶那么亮,蕉叶那么润,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地颤动,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去似的。这个绿色会像音乐似的,涤清了心中的万虑,山中有水,有茶,还有酒。
>> 美而不静便至少失去一半的美。
>> 不过,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 我想,抗战结束以后,我必能阔起来,唯一的原因是我是在这里说梦。
《 人生上半场 》 散 文 / 依 兰 改 编 / 情 圣岁月如此漫长,渐行渐远的脚步不再矫健铿锵;时光如此短暂,越来越近的背影不再笔挺如钢。生命的长河在蹉跎中告别了晨曦,生命的小溪在峥嵘里迎来了夕阳。一路的风景,让青春忘乎所以;一路的风
捉大雁☆刘明才故事发生在1974年的冬天,我上小学五年级,12岁。我的故乡是典型的鲁南大平原土质,黄沙土,一个特点:肥!旱不干涝不湿,旱涝保收,一点肥料不上,刨个坑点上种子就收庄稼,一年收两季:一季冬小麦,一季玉米或者大豆。每年过了端午,芒
2020年,离开学校十年后,我从新开始阅读,直到今天,我发现,我读个人成长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但是对文字作品却有了疏忽和怠慢的心思,第一,浮躁,第二,感觉对我没有用。可是自从读了《等待绽放》这本书,作者细腻的文字打动了我,我内心那股说不清道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花桥文苑赠彭双梅作者简介彭双梅,网名“天使之翼”。1976年9月出生于文化庙垭村,土家族。97年9月婚嫁杨林桥镇。爱好散文,求学阶段即开始创作。喜欢用文字倾吐内心的声音。性格阳光,活泼,热爱生
#头条创作挑战赛#《故乡缅怀》 散 文 / 依 兰 改 编 / 情 圣伫立窗前,让久违的秋风吹动心底的思念,仰望蓝天,让骄阳的热度加温对故乡的情感。多少熟悉的曾经映在眼前,多少不忘的过往涌入心间。故乡的流年、家乡的眷恋,是挥之不去的梦呓;是
现在的人,为什么这么匆忙?像是被时代的洪流驱赶着,裹挟着向前走,停不下脚步。没有大块时间沉下心来看书。手机上的推送文章,我总觉得好像隔着什么?心里燥燥的。看什么书好呢?我总忘不了朱自清散文的感情细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
林清玄散文精选全彩插图本《愿你,归来仍是少年 》[作者介绍]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连续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文章曾多次入选大中小学教材,还曾被收入高考语文试卷,是国际华文世界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内
戴克学《弯弯人生道》德富芦花《大河》邓皓《岁月无声》邓康延《寻找朋友》东子《告诉你》段正山《只要你不拒绝》
林清玄,1953年出生 ,中国台湾省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1953年生于中
文本刊特约撰稿 邓勤1963年,北京市举办少年儿童征文比赛,初三学生肖复兴有幸在比赛中获奖。叶圣陶在肖复兴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
基本信息书 名 人民日报2021年散文精选作 者 人民日报文艺部 主编开 本 32印 张 12.625页 数 404字 数 300千定 价 58.00书 号 ISBN 9787511573056出版时间 2022年4月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人民
最后一面周 步二零零二年底到北京后,我就成了一个旅人,一年有十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北京,家,成了年底歇息的地方。每次回家,我最先看到的是母亲和孩子。但我最想见到的,是父亲。父亲已到了风烛残年。父亲的腿刚刚伤残了的时候,他没有一丝的忧郁,总是表现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洗牌年代》是作家金宇澄的散文集,这次是全新增订版,新增三篇文章,书里还有四十三幅作者手绘插图。二十八篇散文构筑出繁花似锦的景观意象:往来变幻的人与场景,老上海原腔原调的市井日常,东北农场的冷冽传奇,手工器物的工笔描
爱着,痛着,且快乐着……莲花荷叶我的书屋我的梦家风 家教秋夜的孤独情到浓深处,无语相怜惜……故乡与他乡又是一年毕业季活在当下今生爱上你,注定是一种流泪的幸福
活着,本该有趣:老舍散文精选集 想北平>> 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 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活着,本该有趣:老舍散文精选集>> 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