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钟山太有名气了,有很多人是从课本中收录的苏轼所撰《石钟山记》中得知的该山大名,比如季羡林在《游石钟山记》中谈到他在幼年时就喜欢读东坡此文:“爱其文章奇诡,绘声绘色,大为钦佩,爱不释手,往复诵读,至今犹能背诵,只字不遗。”幼年的记忆何等难忘...
石钟山太有名气了,有很多人是从课本中收录的苏轼所撰《石钟山记》中得知的该山大名,比如季羡林在《游石钟山记》中谈到他在幼年时就喜欢读东坡此文:“爱其文章奇诡,绘声绘色,大为钦佩,爱不释手,往复诵读,至今犹能背诵,只字不遗。”
幼年的记忆何等难忘,以至于让季先生到晚年仍能背诵。余生也晚,中学课本中未收录《石钟山记》,我是从《古文观止》中看到了这篇记,虽不能背诵,然东坡描绘的石钟山景况却牢牢地留在了记忆中。
石钟山与城区连在一起
按照当代学者的研究,东坡的《石钟山记》更像是一篇考证文章,比如孙培华在《从<石钟山记>解析苏轼的文学成就》一文中认为苏轼撰此记“本意不在游山观水,而在说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我读此文时也有类似感受,所以我将该记视之为实证散文之典范。
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县鄱阳湖与长江的汇流处,宋神宗元丰七年四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其长子苏迈将赴任饶州德兴县尉。东坡从水路绕道江西,送苏迈到湖口,在此父子一同游览了石钟山。
东坡为什么要游览石钟山,他在记中有如下交待: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景区入口
汉代桑钦在《水经》中说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口有一座石钟山,因为彭蠡即是鄱阳湖的古称,后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载:“石钟山西彭蠡,连峰叠绰,壁立峭削,其西南北皆水,四时如一,白波撼山,响如洪钟,因名。”
郦道元认为此山名石钟,原因是该山三面环水,水浪击打在岩石上发出的声响很像洪钟,所以人们为该山起此名。但东坡说郦道元的所言常常令人怀疑,因为人们把钟和磬放在水里时,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令其发出声响,更何况是山崖上的石头。
售票处
正因为有这个怀疑,在唐代时,李渤写了篇《辨石钟山记》,他先在此记中引用了《水经》和《水经注》中的所言,而后写道:
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穹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椅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也。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清越,桴止声腾,余韵徐歇。若非泽滋其山,山涵其英,聊气凝质发为至灵,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仔细观察
看来李渤没有亲自去考察,他在文中提到是一位隐士为了寻找好的垂钓处,于是他特地到石钟山探访。隐士的停舟之处有两块大岩石,隐士向水边的人打问两块岩石的称呼方式,对方告诉他这就是石钟,于是隐士走到石旁予以敲击,他听到南面的石头发出的声音厚重而模糊,北边的石头所发之音清脆而高亢,由此而了解到石钟山之名乃是本自这块能够发出高亢之声的石头。李渤听到这个故事后,意识到郦道元的说法不正确,因为临江的山石都会受到水浪的搏击,岂不都能命名为石钟山了?
刚走入就看到了东坡雕像
但是东坡对李渤的说法仍表示怀疑,他认为能够发出铿锵之声的石头到处都是,为什么唯独这座山命名为石钟山呢?他决定前去一探究竟。东坡在记中写到了他是在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从齐安乘舟前往临汝,齐安即是黄州,临汝即今河南汝州市。他送苏迈到湖口时,特意带儿子考察石钟山。山寺的僧人命一位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堆中寻找其中的一两块,而后用斧头敲击之,敲出来的声音发出硿硿的声音。东坡听后笑了起来,他更不相信这种说法,于是他决定夜里去考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东坡面朝山下
当天夜里,正赶上月光明亮,东坡跟苏迈乘小船来到陡峭的山崖下面,他以形象之笔描绘了当时的景致。此时空中传来一种像是老年人的咳喘之声,有人告诉他这是鹳鹤的叫声,但是这个叫声听起来有些瘆人,使不信神鬼的东坡也害怕起来。他本想掉头回返,突然间听到了一个巨大的声响从水面传来,这种声响像是敲击钟鼓,船夫非常害怕,然此声响却让东坡的心平静了下来,他慢慢观察,看到山崖下有很多石洞和石缝,水浪冲进去后就发出了钟鼓声响。之后他们又发现了一个大洞,水浪的敲击声在这里形成了共鸣音,于是东坡终于明白石钟山的命名乃是因为空洞发出的回响声而得者。
石钟亭
终于探明了真相,东坡返回后写出了这篇著名的《石钟山记》,他在此文的结尾发出如下感慨: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亭内仅一块石头
东坡认为很多事情需要眼见为实,不能凭主观想象来做出推断,郦道元虽然也是亲见,但他说得不详细。李渤仅是听信传闻,他没有做实地探访,更不可能在夜里乘着小船到悬崖峭壁下考察。这里的渔民船夫虽然知道发出声响的原因,但他们却不能写成文章告知世人,以至于石钟山之名始终是以讹传讹。可笑的是,有些人竟然拿着斧头来敲击石头,还自以为得到了真相。最后东坡明确地点出他写此记的原因,乃是为了叹惜郦道元记事的简略和讥笑李渤的浅薄。
介绍牌
东坡的《石钟山记》流传甚广,成为了后世读书人耳熟能详的名篇,即便如此,后世还是有人质疑他所作出结论的准确性,比如宋周必大在乾道丁亥(1167)十月十七日游览了石钟山,之后写了篇《游石钟山记》。其于此记中称:
次至下钟石广福院,山路梗塞,攀缘而上,亦有一石阔丈余,可扣击,他石否。然则李渤所谓南声北音,亦未为无据。向者齐山众石中,独一石声如磬,不知其理果何如,僧答云:相传水中有钟与此磬石相应,东坡辨之详矣。
和鸣钟
周必大在下石钟山看到一块大石头,他敲击此石,果然声音与他石不同,故周必大认为李渤通过敲石头来确定山名也不是没道理。为了慎重起见,某天,周必大特意找人带他去看李渤所说的那两块大石头,他让人敲击之后,果然一块清脆高亢,另一块的声音厚重模糊,但大体与钟声相似。接下来周必大感慨说:
归宿观澜亭,达曙不交一睫,则坡老所谓大石空中多窍,风水吞吐,有寂坎镗鞳之声者,要之与钟亦类不远。岂苏广郦之意命名者,初不若是之拙也。
继续上行
当晚周必大住在了观澜亭,他一夜没合眼,整夜在想苏东坡考察时的情形,他认为东坡认定山名本自空洞发出的声音是受郦道元的影响,而不承认李渤的考证结果这是不对的,周必大揶揄东坡说,当年那块石头发出的声响应该不像现在这样音色不佳吧,可见周必大认为石钟山得名本自这里的石头能发出洪钟之声。
明代罗洪先在其所写《游石钟山记》中称:
昔郦氏注《水经》载:石钟山以为风起微波,激石有声,不详其故。东坡夜舣扁舟山下,听其所以鸣者,本石多穹,遂为辨,以补其遗。
上面镌刻着东坡的《石钟山记》
罗洪先的这段话分别讲述了桑钦、郦道元和东坡给出的结论,为此,他又做了一番实地考察:
丙午春,余过湖口,临渊上下两山,皆若钟形,而上钟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石以登若伏轼,昆阳旌旗矛戟森然成列,稍深则纵观咸阳千门万户,罗帏绣幕掩映低垂,入其中犹佛氏言。海若献琛,珊瑚珠贝金光碧彩错出于惊涛巨浪,莫可辨择,聆而视之,垂者磬悬,侧者笋茁,缺者藕折,环者块玦连,自吾栖崖穴以来,攀危历险,未有若是奇者矣。
怀苏亭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的春天,罗洪先经过湖口时,特地去考察石钟山,他谈到了上石钟山和下石钟山,罗洪先先从外观予以观察,他发现这两座山的外形都像钟,尤其上石钟山更为奇特。接着他趁着水位较低,沿着石头进入洞穴中,罗洪先仔细描述了洞中情形,而后得出结论:
夫音固由窾以出,苟实其中,亦复喑然,故钟之制,甬则震,龠则郁,是石钟者中虚外窾为之也。虚者大,窾者小,故出之有余,而应且远。今夫瓮、盎、罂、卣,均虚器也,注之水则瓮盎不若罂卣之声,此中外大小之验也。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
口彩及对应的费用
在罗洪先看来,钟声确实是从洞穴中发出来的,但他认为当年东坡乘舟在水边探访时,没有仔细探明洞内的情况,所以东坡的结论有些偏颇。在罗洪先看来,此山以石钟来命名,是两种因素的结合,一是外形像钟,二是山体中空能发出声音。东坡仅注意了发声的一面,而没有留意山的外形。
清代周准在《游石钟山记》中也认为石钟之名本自这里的石头能发出独特的铿锵之声:
余俯听江声,还坐山石,寻思坡公所见犹为知之未尽。盖是山石质轻清,又复空中多窍,所以风水相值,独锵锵若金奏。不然彼沿江一带,壁立千仞者,微波皆得而入也。
周准在石钟山上经过仔细观摩,他觉得东坡所说的结论不够全面,因为这座山上的岩石质地较轻又中空多洞,所以风吹水荡,能发出独特的金属乐器奏鸣之声。虽然长江一带有很多悬崖峭壁,但是水波撞击时却不能发出像石钟山这里的声音。他以此来说明山名是由独特石头所发声响来命名的。
东坡线描像
晚清曾国藩在《求阙斋读书录·东坡文集·石钟山记》中写道:
自咸丰四年十二月,楚军水师在湖口为贼所败,自是战争八年,至十一年乃少定。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士皆能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究,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学非事实也。
介绍牌
咸丰四年十二月,湘军水师在湖口被太平军打败,此后经过八年战争,到咸丰十一年局势才稳定下来。因为石钟山是战略要地,上面守卫的士兵对山石寸草都十分熟悉,石钟山中空,很像洪钟的内侧,而其外观也是钟形。当年兵部侍郎彭玉麟在山顶建有昭忠祠,由此得知该山之名是本自山的形状,并非是因为声音。如此说来,郦道元和苏东坡的判断都不符合事实。
平面图
想来曾国藩的结论乃是本自彭玉麟的实地考察,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也转述了彭玉麟的所言:
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以舟师剿贼,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
二层红楼
彭玉麟告诉俞樾,他在江西指挥水军与太平军作战,所以他对石钟山很熟悉,正因如此,他认为东坡所说的山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的声音来做山名,恐怕不正确。因为天下有许多山处在水边,并且有不少水边之洞穴也都能发出相应的声响,为什么只有这里叫石钟山呢?彭玉麟说他亲自入洞内考察,发现洞中十分宽阔,可容千人之多,因此其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彭玉麟明确地说石钟山之名得自山形,与声音无关,所以他觉得东坡的结论不正确。
紫云廊入口
自东坡写此文之后,几乎历代都有人发表各自的见解,以此体现了东坡强大的号召力。不管人们认为他的考察结论是对或不对,至少说明东坡的这篇文章在近千年来几乎被所有读书人耳熟能详,所以他们才寻着东坡的足迹前去验证东坡的结论。而我到石钟山寻访,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到此一游,不可能得出超迈前人的结论。就我的立场而言,东坡写此文虽有考证性质,然他并不是地质专家,如果以现代科学家的视角来看,估计前人的各种结论都有可商榷之处,但东坡的伟大之处就是能把一篇游记写成貌似科学考证之文。这正如清吴楚材、吴调侯给出的评价之语:“世人不晓石钟命名之故,始失于旧注之不详,继失于浅人之俗见。千古奇胜,埋没多少!坡公身历其境,闻之真,察之晰,从前无数疑案,一一破明。悦心快目!”(《古文观止》卷十一)
像是地上长出的石头
总之,因为对东坡之爱,所以可以无视他人的评价之语,坚信东坡说得对,想来这是所有爱东坡人的共同态度。清代文章大家沈德潜则称:“记山水,并悟读书观理之法,盖臆断有无,而或简或陋,均非可以求古人也。通篇神行,末幅尤极得心应手之乐。”(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
刻字
沈德潜的所言最令人受用,他撇开石钟山命名准确与否的争论,只说东坡的这篇文章写得极其神妙,尤其最后的结论更是点睛之笔。难怪乾隆皇帝说:“我爱德潜德”。